大腦 — 97%未經運用的巨大潛力
有關右腦的卓越功能研究,追溯於1981
年加州理工學院羅傑‧史貝利(Roger W. Speer)博士對右腦的研究。自他獲得諾貝爾獎以後,人們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識 。現代科學證實,人類大腦約有1000 億個神經元。然而,其中約97%是未經運用的。 所以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,尤其是右腦,其記憶的能力是左腦的100 倍。可是現實生活中95%的人,僅僅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腦。現,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性、條理性的思維;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,是創造力的源泉,是藝術和經 驗學習的中樞,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 萬倍。可是現實生活中95%的人,僅僅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腦。科學家們指出,終其一生,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%-4%,其餘的97%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 識之中。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吃驚和遺憾的事實!
17歲以前 — 訓練大腦潛能的最佳時機
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及心理學家布魯姆(B.S.Bloom)曾對近千名嬰幼兒進行觀察,一直至他們成人。結果顯示:5歲前為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。人的智 力到17歲後就發展相當緩慢而平稳。以17歲作參考,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%的智力,其餘的30%是在4-7歲間獲得的,剩餘的20%則在 7-17歲間獲得。也就是說,孩子在0-7歲這個階段獲得了80%的智力。換言之,這段時期也是訓練大腦潛能的最好時機。
開啟大腦潛能的鑰匙 —
全腦開發課程
間腦(midbrain)位於左腦和右腦的中間部份,透過啟發間腦,以及激發左右腦的協作潛能, 便能增強腦電波,從而全面提升兒童的學習能力。全腦開發課程將透過一系列的訓練及技巧,啟發學員間腦及提升大腦潛能,此課程經過多年研究和驗證,證實能有 效開發大腦潛能與日本著名
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博士(Makoto
Shichida) 的研究同出一轍,使左右腦能平衡地發展,達致以下目標:
提升學童的想像力、注意力、集中力、領悟力、表達能力和自信心
經過充足的練習使他們能做到速看、速讀、速寫,甚或過目不忘,大大提高學習能力
於間腦啟發後,學童將可以透過蒙眼智力讀書法吸收更多的知識和技能,並執行在更高層次的職業和專業上,無論是在體育、藝術或學術上,均令學員終身受益
無論如何,不要因拖延以致扼殺孩子17歲前智力發展的最後機會!
間腦啟發的科研證據
理想的間腦啟發培訓年齡是4歲至14歲的兒童,因為他們比較容易吸收新的事物,也容易適應新的學習方式。無論孩子目前的學術水平如何,間腦啟發將進 一步加強和改善他們的能力,並可透過“蒙眼智力讀書法”及“盲視力記憶讀書法”加強他們對右腦的運用。兒童若能運用他們整個大腦,將幫助他們日後能夠取得 更高的成就。間腦啟發將會成為21世紀,全人類一種新的生活方式,並提升下一代在社會上的競爭力。
簡單而言,間腦經過科學方法啟發後,兒童就可以應用集中力發出腦波,不必經由眼睛,蒙眼可以看得見物體,可以透視,而且大大地提升學習能力,改善個性。
荷蘭以及美國科學家進行的著名“盲視力”實驗,表明人類大腦可能具有“盲視”的能力,人類的大腦不僅可以將眼睛所看到的信息直接轉化為視察,還可以處理眼睛所“看不到”的信息。然而,長久以來,大腦的“盲視力”功能卻被忽視。
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的認知科學教授比阿特麗斯.德傑爾德與美國馬蒂若斯生物醫學成像中心、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以及意大利、英國、瑞士等國科研機構合作開展了這項“盲視力”的研究,研究結果首先刊登於美國《當代生物學》(Current Biology) 雜誌上,在2010年5月號《科學美國人》(Scientific
American) 雜誌中,德傑爾德教授在文章《盲人的神秘視力》中再次詳述了整個實驗的研究進展。“間腦”被啟發,引出第三隻眼的功能,蒙眼能看得見,讓人類擁有“盲視 力”,正是松果體作用的結果[1]。松果體能夠將想像力化作神經衝動,到達丘腦下部。然後,這些信號隨著神經進入視網膜,視網膜上便出現虛擬的圖像,同 時,圖像以神經衝動的形式繼續傳入大腦的視覺皮層,產生意識。聖彼得堡的生物學專家對松果體進行了研究。他們發現這種神秘腺體在性成熟前發揮著重要的作 用,隨後它的作用形式發生了變化。
有關科研資料,請參考以下網址: American Scientist: Blind Man Walking – by Alison Abbott
http://www.americanscientist.org/science/pub/blind-man-walking-
BBC: Blind man
navigates maze – by Helen Briggs
http://news.bbc.co.uk/2/hi/health/7794783.stm
New York Times: Blind,
Yet Seeing: The Brain’s Subconscious Visual Sense – by Benedict Carey
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8/12/23/health/23blin.html
學員親身分享學習成果 —
全腦開發使他們終身受益
請參考以下網址:
Midbrain Activation
Testimonials
http://www.midbrainactivationinfo.com/testimonials/
備註:
[1] 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員Masato Yoshizawa發現一種墨西哥麗脂鯉(Astyanax mexicanus),牠們能夠利用松果體感光視物,當Yoshizawa將松果體切除後,他發現盲魚不再對光有反應,這項發現直接顯示了松果體也擁有眼 睛的功能。
Yoshizawa M, Jeffery WR (2008). Jan. 18 in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.
[2] 七田真博士簡介:1929 年出生。日本島根縣人。教育學博士。美國紐波特大學(Newport University)日本分校教育學部教授。創立七田教育研究所、兒童英語研究所。目前擔任日本教育學檢定顧問、日本科學會顧問及七田兒童教育協會校 長。在日本已成立約三百多家七田幼兒教室,並遍及美國、韓國、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。出版著作等身:《培養資優孩子》《讓0 歲孩子成為算術天才》《聰明嬰兒培育法》《語言發達的0 歲教育》《0 歲全是天才兒童》《七田真最新胎教》《障礙兒的培育方法》《如何教寶寶說英語》《讓語言發達的0
歲教育》《培養幼兒讀、寫與計算能力》《卓越的七田式教育實踐法》……。其中《超右腦革命:心想事成的成功法則》在台灣學術界更引發了熱烈的討論。
[3] 美國杜克大學(Duke University)的萊因博士(Dr. Joseph B. Rhine),在 1930 – 1940 年代之間,曾進行過多次的 ESP 確認實驗(ESP 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的略稱,意指「超感覺」,通常用做心靈感應、透視力、觸知力、預知力等的總稱)。實驗的內容之一為,將實驗者的眼睛矇上好幾層,接著讓實驗者的身心獲得鬆 弛。一會兒,就會在腦中出現黑而寬的螢幕般影像。在表示要透視的目標物後,就會在螢幕上出現目標物的文字、影像或色彩。這個研究方法在1940 年代得到確立,也得到了統計學的承認,最後,在美國還普遍的認可超心理學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領域
For the next workshop details please visit : www.midbrain-activation.com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